為進一步提高中層干部整體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先后于5月26日、28日開展了兩期主題為《疫情下的全球經濟和中國應對》和《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干部教育培訓,本人有幸參與其中。作為一名中層管理人員,通過此次學習,我對該公司轉型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現談一談我個人的一些感想:
一、強化源頭管理,做好過苦日子的思想準備
今年以來,李克強總理曾經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公開表態,政府必須帶頭過緊日子、苦日子,各項財政支出必須大幅度降低。國尚如此,企業當如何?產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毛世強在一季度生產經營分析會上已經為我們指明方向:“從現在開始,各單位可采購可不采購的一律不采購、可干可不干的工程、項目一律不干,可花可不花的錢一律不花,都往后放一放。”
因此現在的我們不是盲目創新和改革,而是靜心分析。現在公司的主要矛盾是啥,除了迫在眉睫的500萬噸/年蘭炭升級改造一期240萬噸項目建設,我們是否還要繼續創新、技改?只要從源頭強化管理,后續好多可花可不花的錢自然無從花銷。
二、深挖內部潛力,講好打持久戰的能源故事
回想2016年,該公司的生產經營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全年的利潤指標已經掉到歷史最低的4096萬元。面對異常艱難的經營形勢和生產局面,方總在年底職代會上作了題為《強化內部管理,深挖內部潛力,和諧創新發展——為全面完成公司各項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的報告,為全體員工打了一針強心劑。至此,該公司開始立足內部,挖潛增效,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從夯實基礎管理入手,以專業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為方向,堅守安全環保底線,牢固樹立成本意識,提高運行水平。到2017年年底,該公司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全年實現利潤總額1.56億元,為年初計劃7500.00萬元的208.00%,更是上年底4096萬元的380.86%。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今公司又站到另一個風口浪尖。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世界經濟已經動蕩不安,全國上下各行各業更是哀鴻遍野,該公司的經營業績看似還不錯,但前景不容樂觀。面對此情此景,該公司應該再次眼睛向內找差距,利用市場休息期,強化我們的設備管理,優化我們的技術工藝,深化我們的管理制度,完善我們的績效考核,繼續講好我們“破繭成蝶”的能源故事。
三、聚焦外部市場,存好發大力氣的優勢資源
生產、經營,個人認為兩者是個辯證的矛盾統一體。生產是經營的基礎,經營是生產的升華,只有生產搞得好,經營才能玩得好,換句話來說只要經營搞得好生產亦能變得更好。
如今煤化工市場整體偏軟,具體到我們電石企業來說,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石灰石、蘭炭等主要原料目前基本處于滯銷狀態,好多平時我們覺得產品好、質量優卻難以合作的生產單位,也都陷入了經營困境。為了尋找更多潛在的、更好的合作伙伴,他們不惜降低產品售價,打起來價格戰。而我們前期已在烏海一帶建立起良好信譽,好多企業都找上門來想和我們合作,我們是否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更多的生產單位建立合作,為我們提供物美價優的產品,從而用更好的原料服務生產。待產出質量更優的產品,我們的電石銷售是不是也能在市場上有更強的話語權。
依稀記得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不謀長遠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縱觀歷史長河,機遇從來都是來自挑戰,也只有困境才能激起人的挑戰欲望。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司領導已經為公司繪制了一張美好藍圖,只要我們苦練內功,扎實推進,能源巨輪一定會乘風破浪,駛向遠方。(供應部 趙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