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一到,日子就像被上了發條,一天天歡快地朝著新年奔去。神木城里,街頭巷尾處處彌漫著暖烘烘的年味,那股子熱鬧勁兒,就像燉羊肉時鍋里翻滾的熱情,怎么也壓不住。
天還沒大亮,集市就已被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喚醒。集市入口,賣年貨的區域一片紅火。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春聯攤前人聲鼎沸。一位大爺戴著老花鏡,在一堆春聯里仔細翻找,嘴里念叨著:“去年貼的是‘財源廣進’,今年得換個‘吉祥如意’,日子得越過越好。”攤主笑著遞上一副,“大爺,您瞧這字,筆鋒剛勁,保準給您家帶來好運氣!”
旁邊賣煙花爆竹的攤位前,孩子們眼睛瞪得溜圓,望著那些五彩斑斕的炮仗,拽著大人的衣角,不停地嘟囔:“爸,給我買個摔炮嘛,就買一小包。”大人們雖然嘴里說著“別亂花錢”,可最后還是拗不過,笑著掏錢。
集市里,最吸引人的當屬賣肉的攤位。新鮮的豬肉、羊肉擺滿了案板,老板們忙得滿頭大汗,一邊熟練地切肉、稱重,一邊扯著嗓子吆喝:“放心肉嘞,都是自家養的,吃著香!”買肉的人也不含糊,“給我來五斤排骨,孩子放假回來好好給吃上兩頓。”“再割二斤羊肉,包頓餃子。”老板樂呵呵地應著,手起刀落,熟練地切肉,嘴里還不忘和顧客嘮嗑:“今年過年人多了吧?”“那可不,老的少的八口人,熱鬧著呢!”說話間,羊肉已經稱好,裝進袋子遞到大哥手上。不遠處,賣水果的攤位前,蘋果、橙子、砂糖橘堆得像小山,色澤鮮艷,果香四溢。“嘗嘗這砂糖橘,甜得很!”攤主熱情地遞上一瓣,顧客嘗了后滿意地點點頭,稱上好幾斤。
小城的街道兩旁,掛起了一串串紅燈籠。街邊的店鋪也都換上了新年的裝飾,玻璃門上貼著喜慶的窗花,店內播放著歡快的新年歌曲。人們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往家走,剛到巷子口就被空氣中彌漫的陣陣香氣吸引,原來是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炸油糕、炸丸子。黃澄澄的油糕在油鍋里翻滾,發出“滋滋”聲響,出鍋后咬上一口,軟糯香甜,那是陜北人記憶中最熟悉的年味。女人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包著餃子,一邊嘮著家常,“你家孩子今年回來過年不?”“回來呢,還說要帶對象回來讓我們瞅瞅。”歡聲笑語中,滿是對團圓的期盼。
回家,媽媽們系上圍裙開始忙碌。燉羊肉的大鍋被架上爐灶,新鮮的羊肉切成大塊,冷水下鍋。隨著火苗躥起,鍋里的水慢慢升溫,羊肉的血沫浮上水面,媽媽們用勺子仔細撇去,瞬間,廚房里彌漫起羊肉獨有的清香。接著,蔥姜蒜、花椒、八角一股腦兒下鍋,再添上幾勺老陳醋,蓋上鍋蓋,小火慢燉。不多時,那香味就從鍋蓋縫隙中鉆出來,飄滿整個屋子。孩子們在院子里玩耍,被這香味勾得忍不住跑回廚房,眼巴巴地望著鍋里:“媽,羊肉啥時候能吃啊?”“快啦,小饞貓,再等會兒,燉得越久越香。”
傍晚時分,一家人圍坐在炕上,桌上擺滿了熱氣騰騰的飯菜,中間那一大盆燉羊肉,香氣撲鼻。一家人一邊吃著,一邊分享著過去一年的趣事,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子里。窗外,二郎山的駝峰在暮色中若隱若現,偶爾傳來幾聲鞭炮聲,提醒著人們新年越來越近。(白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