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倉儲時時掌握土特產數據動態、農學碩士直播帶貨、大數據指導農戶種植……在陜煤集團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一個個土特產與大數據、互聯網、數字化融合,使榆林地區的土特產生產方式和銷售方式悄然發生變化,“云技術”使扶貧產業蘊蓄著巨大發展潛能。
“感謝大家走進直播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還是四款產品,包括28256天芪檸檬茶,拾金時代天芪金菊茶,子洲黃芪五年禮盒以及我們的原生長棍裝產品……”
6月4日19:30,榆林合力公司天芪生物科技公司淘寶直播平臺——子洲黃芪直營店準時開播。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兩名農學碩士、天芪生物科技公司質檢中心的張拓和綜合辦公室的王帆開始了自5月22日開播以來的第4次直播。據統計,該直播間每小時觀看達500多人次,累計獲贊5萬多,首次直播1小時內售貨200盒。
據介紹,榆林合力公司與陜西省斯坦福創業孵化中心合作,組建了20多個云直播團隊。背后依托的是榆林合力公司為天芪生物科技公司建立的大數據云平臺。
目前子洲縣有芪農20500多戶、年產鮮黃芪6000多噸、種植面積15萬畝?;谶@些基礎的數據,天芪生物科技公司黃芪供應鏈基礎大數據平臺,實現對全縣黃芪動態產量及庫存動態時時掌控。
天芪生物科技公司為高附加值農產品打上“身份證”,實現一物一碼。通過大數據溯源確保食品安全問題。
結合供應鏈大數據,通過自有的天芪商城以及淘寶、天貓、京東等新零售平臺的第三方數據,天芪生物科技公司建設了黃芪產業市場大數據,通過這一系列數據對子洲黃芪產業進行定位,選擇合適的銷售渠道。同時,通過各個渠道銷售數據的挖掘,為生產智能挖掘數據,在確保子洲縣規模化生產的前提下,逐漸提升子洲黃芪的附加值。
“大數據云平臺,將業務流、信息流、工作流和數據流完整結合起來,指導生產、銷售、產品研發,為產業扶貧開拓了新思路。”榆林合力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勇說。
在榆林市子洲縣馬蹄溝鎮,天芪生物科技公司主要倉儲——糧庫一號云倉就在這里。該黃芪倉庫是由舊時糧庫改造而成,占地150多平方米,每間可存放黃芪5噸。倉庫內共安裝7個軸流風機,以確保黃芪的儲存條件。
“每個房間都有庫存動態標識卡,并配置手機移動端動態監控。”云倉儲存管理員張金鎖介紹說。天芪生物科技公司質檢中心定期對所儲存的黃芪進行查看檢測,并在一定周期內對消耗、銷售的黃芪向儲戶進行結算。
子洲縣苗家坪鎮大廟溝村的苗建軍就是其中的一名儲戶。從3月云倉儲啟用,共承接20.98噸的倉儲,截至目前,完成了11.75噸黃芪的代銷,現存有黃芪9.23噸。苗建軍在糧庫一號云倉儲儲存并代銷特優等和四等黃芪條447.4kg,銷售額2.5萬元。
“云倉儲系統向儲戶分享手機移動端黃芪庫存動態監控,儲戶在家就能實時了解自己儲存黃芪的動態情和銷售情況,既方便,又省心。”苗建軍對天芪生物科技公司為芪農代儲代銷黃芪贊不絕口。
“現在種多少、在哪里種、如何管理也有了科學的規范。我們現在可是‘云’上芪農了。”從2018年天芪生物科技公司中藥材深加工項目在榆林市子洲縣馬蹄溝鎮水澆灣村奠基進駐后,苗建軍通過合作社承包,將黃芪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
據了解,天芪生物科技公司通過對全縣黃芪產、供情況的數據化管理,來指導產品研發方向和銷售導向。目前,除了黃芪切片、速溶粉、煲湯款等食用產品,該公司還開發了黃芪面膜、眼霜等個人護理類產品,提升了黃芪產業附加值,現在子洲黃芪價格較之前提高了一倍,當地芪農收入實現了持續穩定增收。
李勇說:“榆林合力公司就是要給扶貧產業注入科技力量,用二產帶動一產,讓農民回到熟悉的土地,通過一產的就業,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從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天芪生物科技公司黃芪銷售額共計1298.46萬元,其中,線上銷售額為1057.44萬元。
大數據管理、電商營銷、產品研發,提高了品牌影響和知名度,讓芪農嘗到了扶貧產業的“甜頭”。榆林合力公司正通過科技興農這個“金扁擔”,讓子洲扶貧產業更具生命力,美麗鄉村建設正變為“實景圖”。(梅方義 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