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遲遲,春景熙熙。當日歷悄然翻到四月,春天的色彩與生機愈發濃烈。就在這個明媚的周末,老同學來電話,說苜蓿芽正嫩,他奶奶念叨著要做苜蓿然然菜,邀我一同下鄉嘗鮮。我本是個懶散人,但想起那摻了豬油的野菜香便欣然應允。
車子緩緩駛向鄉村,窗外的景色逐漸從城市的喧囂變成了寧靜的田野。陜北的春天,黃土地上雖沒有大片嫩綠的麥苗,但田間地頭處處都是忙碌的身影,上肥的老漢們彎著腰,為土地注入新一年的希望。
他奶奶家在山腳下,院門外一株老杏樹正開花,白生生的瓣子落了一地,倒像是下過一場小雪。老太太早已在廚房忙碌起來,見到我們,臉上綻出慈祥的笑容,招呼著快進屋。“來得正好!然然菜剛下鍋,紅薯糕也炸好了。”走進廚房,熱氣騰騰,一口大鍋里正熬著苜蓿然然菜。土豆塊和苜蓿在乳白的湯里翻滾,老太太抄起鐵勺攪了攪說這苜蓿是一大早去山上掐的,新鮮得很。接著挖了一勺自家熬制的豬油,還切了些新鮮的豬肉,一起放進鍋里。瞬間,豬油的醇厚香氣和豬肉的香味彌漫開來,與苜蓿、土豆的清香完美融合,勾得人饞蟲直冒。
“現在的人講究養生,都不吃豬油嘍。”老太太一邊忙碌一邊說“可沒有豬油,算什么然然菜?我們那時候......”話沒說完,被同學截住了:“嬢嬢又要說六零年的事了。”老太太便不言語,只將鐵勺在鍋沿上敲得當當響。
客廳桌上已擺了幾樣小菜。涼拌苦苣菜搭配著蒜末、香醋和幾滴香油,清爽可口,入口先是微微的苦意,而后回甘。紅薯糕切成菱形塊,色澤金黃,軟糯香甜,透著蜜色,每一口都滿是豐收的甜蜜。最扎眼的還是當中那盆然然菜,苜蓿的嫩綠和土豆的淡黃糾纏著,油星子在湯面上打轉。我夾了一筷子,苜蓿芽還帶著點倔強的澀,土豆卻已經燉得綿軟,混著豬油的葷香在舌頭上打滾,比城里飯館的精致菜實在多了。飯桌上,我們你一言我一語嘮著村里的新鮮事,誰家蓋了新房,哪家娃正談婚論嫁,笑聲混著飯香,把屋子填得滿滿當當。
太陽落山時,我們要回城了。老太太往車里塞了個大塑料袋,里頭塞滿苦苣、苜蓿,還有幾樣我叫不出名的野菜。車子發動時,我搖下車窗,晚風裹著糞土味和杏花的甜香灌進來,遠處拖拉機 “突突突” 的聲響和狗吠聲混在一起,漸漸變成山腳下一個模糊的黑點。(王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