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一聲嘹亮汽笛劃破長空,神木煤化工公司首列滿載3600余噸煤炭的鐵路列車緩緩駛離站臺,向著陜鋼集團龍鋼公司進發。這一標志性事件,不僅是兩家企業深化內部協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標志著產業鏈協同發展邁入 “高效集約、提質增效” 的新階段,生動詮釋了 “陜煤速度” 與 “陜煤效率”,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此次煤炭專列的成功發運,是神木煤化工公司與陜鋼集團龍鋼公司深化戰略協作的關鍵一步。依托神木煤化工公司完整的產業鏈布局,雙方實現了從資源調配、裝車發運到終端交付的全流程高效協同。通過提前對接生產計劃、精準測算用煤需求,并動態優化發運交付結構,裝運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15%以上,成功突破了傳統汽運成本高、周期長的瓶頸,實現了供應鏈縱向協同的深度拓展。這一創新實踐,充分彰顯了內部協作的集約化優勢,也為焦炭、蘭炭等全品類資源的協同運輸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效協同的背后,是雙方在機制創新與資源整合上的不懈努力。近年來,神木煤化工公司與陜鋼集團建立了 “月度業務會商+動態信息共享” 的長效溝通機制,通過數據互通實現供需節奏的精準匹配。同時,雙方聯合優化運輸路徑,整合內外部 “公路+鐵路” 資源,構建起 “多點集貨、干線直達” 的運輸網絡,煤炭到廠時效縮短10%,庫存周轉率提升15%。為進一步降本增效,神木煤化工公司探索 “定制化保供” 服務,根據鋼鐵生產周期靈活調整發運頻次,實時監控在途物資,確保 “原料不斷檔、生產零延誤”,有效強化了產業鏈抗風險能力,推動雙方從單一煤炭供應向 “資源+服務” 綜合協作模式升級,實現經營質效雙提升。
未來,雙方將依托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資源調配、物流跟蹤、成本分析的全程可視化管控,進一步壓縮冗余環節,打造 “煤炭—焦化— 鋼鐵” 一體化資源池。通過跨產業數據共享與產能聯動,推動陜煤集團內部產業鏈從 “物理疊加” 向 “化學融合” 轉變。(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