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復雜多變的經營形式,神木煤化工電化公司積極踐行“四種經營理念”,從采供源頭出發,力保生產組織、效能提升,不斷提高成本管控的精細度與效率,精準發力穩增長,奮力助跑全年任務目標“最后一棒”。
保量,兼顧內部協作和生產用量進入四季度,生產負荷不斷釋放,為確保原料供應,采供人員24小時不停機,駐守供貨廠家盯裝車,跟蹤運輸,把關到廠卸貨,時刻緊盯全流程,控制最低庫存的同時防止斷料風險。內部協作方面,積極與神木煤化工所屬天元、能源、泰和公司協調,跟蹤落實全面完成內部協作量,11月份,白灰采購完成內部協作計劃量的105.11%,蘭炭足量完成。通過主動加強內部協作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內部協同共享新格局。
保穩,兼顧原料質量和穩定供應“11月份采購蘭炭合格率達 87.58%,白灰合格率達 92.74%,煤泥發熱量提升 59 大卡。”經營分析會上通報的這組數據引發全場人員重點關注,各項大宗原材料合格率達歷史新高,且均衡提高。白灰、蘭炭是電石生產主要原料,煤泥是熱電主要摻燒燃料,其質量直接決定生產產量、各項基礎消耗及設備穩定性。數據的背后,是一次次質量抽檢、一次次函告客戶;是不間斷的溝通協調、不放松的卸料監督;更是對品質管控的堅守和堅持。
保效,兼顧經濟效益和生產能效用“賺錢”的思維去“花錢”。在新的采購思維下,該公司開始深入分析每一個采購決策背后的潛在價值。通過加大調研力度,準確掌握幾家主供煤礦的實時生產能力和采面熱值,折算出最經濟的燃料摻配方案,迅速決斷決策,即時調整采購策略。在使用高熱值煤時,通過提高煤泥摻配,四季度已實現創效207.04萬元。11月20日,低熱值供煤方的采面熱值大幅提升,立即停“高”用“低”,在煤泥摻配比例不變的情況下保證生產熱能供應,實現最低成本燃料摻配,經測算,燃料成本下降15%。(孫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