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天元公司召開通訊員交流座談會,圍繞新聞寫作、攝影技巧、輿情處置等必備能力開展理論講授、現(xiàn)場教學,切實提升通訊員隊伍整體業(yè)務水平。
精品解讀 開啟頭腦風暴
“這篇稿件用第一人稱講故事的方式,描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用夸張的方式放大了“缺點”,使人印象更加深刻,通過人物反差式的描寫,使讀者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
“以前總是不知道寫什么、該怎么寫,抓不住新聞點,所以我寫的稿子上稿率總是不高。”來自檢修中心的通訊員楊健說道。“今天通過交流學習,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新聞點處處都有,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發(fā)掘呀。”
這樣寫、換個角度拍,天元公司黨群工作部宣傳主管將公司內部的優(yōu)秀稿件通過解讀的方式向在場通訊員進行一一分析解讀,提煉出了最接地氣的新聞報道寫作技巧,從標題到選材,從亮點到缺點,從人物刻畫“三板斧”到綜合稿件的“舉措+效果”,頭腦風暴在大家的腦海中開始激烈上演,引得現(xiàn)場連連稱贊。
精彩分享 疏通寫稿堵點 “在寫作時,我總想把公司的各項工作全面地反映出來,結果把稿件寫成了工作總結,總想面面俱到,卻面面不到。”“新聞稿件缺乏細節(jié)的描述、人物的互動,沒有故事,沒有感情,自然讀者就不喜歡看。”“采訪資料非常充實的情況下,用最簡單的話表達清楚你想表達的事就行,如果資料不是很充足,最好引用一些人說的話,從側面烘托出你要表達的主題”安全環(huán)保部通訊員高海云的分享使通訊員們茅塞頓開,像是找到了解決“疑難雜癥”的良方,大家你一語我一言,交流著各自的想法。公司將優(yōu)秀通訊員請上講臺,用因寫通訊稿而逆襲的故事,向大家講述寫稿的心得與訣竅。 答惑解疑 共講天元好聲音 “大家好,我是質量監(jiān)督部的馬國瑞,我自己平時也會寫稿,但是有時候會遇到不知道怎么寫、寫什么的問題。”在座談交流中,通訊員馬國瑞正將自己在通訊寫作中遇到的困難娓娓道來。現(xiàn)場強烈的情感共鳴讓大家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建議公司以后多開展采風活動和培訓。” “我總是找不到寫稿的切入點,標題也總是不夠亮眼。” “以后在投稿后能不能對沒有發(fā)表的稿件回復一些存在的問題和修改意見,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稿件的問題在哪了。” 在場人員相互交流,表達著自己的困惑和不解,分享著自己對新聞寫作的心路歷程。座談會上,公司黨群工作部人員邊聽邊問邊說,眾人的意見建議,匯聚在了一起,也更加堅定了講好天元“好聲音”的信心和決心。 滿載收獲,踏上新程。天元公司將持續(xù)打造更暢通的宣傳體系,大力培養(yǎng)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有信心、有能力講好天元故事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推出更多‘接地氣、帶露珠’的宣傳報道,講好天元故事,弘揚奮斗精神,凝心聚力,為公司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力量。(崔瑩 郭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