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經營
首頁 ? 經營管理 ? 生產經營
電化公司:小技改“挑”大梁 微改造“倍”增效
發布時間:2023-11-28       瀏覽量:1386      分享到:
今年以來,電化公司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降本增效措施落實到各個生產環節,將生產環節中的每個消耗點作為降本增效的重中之重,通過一項項小技改、一點點小創新,一點一滴降成本,一分一毫增效益。
電化公司本著降低消耗、提高產能的原則,實施了多項技術改造。由于熱電車間1#、2#爐煤倉易形成煤倉倉壁掛煤,從而造成煤倉容積減小,在運行過程中給煤機頻繁斷煤的現象,導致給煤機出口氣動門不能在30秒內關閉,爐內高溫煙氣反串造成皮帶燒毀。電化公司決定在給煤機入口加裝電液快關閥,實現煤倉斷煤給煤機出口氣動閥爐內高溫煙氣反串的隔離,杜絕燒毀給煤機皮帶。自改造完成后,給煤機皮帶運行正常,每條皮帶約為公司降本20余萬元。
“類似的技改創新項目還有很多,如2#爐黑白灰系統升級改造項目,每月為電化公司創效50萬元。電石原料輸送降低破損率項目,整改完成后可降低破損率0.5%,預估年創效約98萬元……”該公司企業技術中心主任高鵬如是說。
電化公司針對實際生產安全需求,重點對現有的儀器設備進行創新性優化,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造。熱電車間對1#、2#水環式真空泵實施了汽水分離器溢流水回收技改項目。由于空冷島抽真空管道帶回的部分可以凝結的水為水環真空泵溢流的優質水,平均每臺機器每小時回收優質冷凝水約為1噸,尤其在夏天時,水環真空泵加大換水時水量更大。為改善這一現象,熱電車間最終采用一根DN80管道引流,回收水環式真空泵溢流水至低位水箱合理利用,為公司每月回收除鹽水1200噸,實現月創效約0.8萬元、年創效約9.6萬元。
下一步,電化公司將持續優化技改項目創新,建立長效機制,在“創”字上下功夫,在“效”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見實效,為下階段節能降耗、提質增效工作進入新階段作出積極貢獻。(魚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