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黃昏僅余一絲光亮?xí)r,母親的電話像往常一樣打了進來,每天她會總會詢問我早已爛熟于心的問題,“吃飯了沒?冷不冷?啥時候能回來?”這次還沒等我回答完,母親又開始說,“她屯了一些土豆,是田里才起出來的,讓我周末有空帶著孩子來烤土豆……”
母親絮絮叨叨的說著,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關(guān)于“土豆”的往事,從我的記憶閘門中奔涌而出,歷經(jīng)這么多年,卻從未忘記。
那時上初中的我因為英語成績不太好,心里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自卑,聽不慣任何勸慰的話,索性用冷漠來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每當母親說要我好好學(xué)習(xí)的話,我便會不耐煩的說:“知道了,知道了,天天就這幾句,我都能背下來了……”看著母親落寞的背影,我有時心里也會感到自責,但轉(zhuǎn)而又很快拋之腦后,直到暑假的“烤土豆”,才讓我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幼稚。
記得那年初三的暑假,我如同掙脫籠中的鳥兒,一下子投入藍天的懷抱,作業(yè)、學(xué)習(xí)早已被我拋到腦后,天天惦記著怎么玩兒,玩兒點啥,找誰玩兒,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讓英語成績差給我?guī)淼拇鞌「凶兊檬幦粺o存。
母親看著我每天玩,她除了嘮叨外,已經(jīng)漸漸沒有批評我的動力了。直到有天清早,母親早早地把我從被窩拉起,“今天跟我去起土豆吧,你也能烤土豆玩。”一聽有玩的,我高興的一下坐起來,就和母親來到了田里。
這天我確實玩的很起勁,掏的土豆有大有小,在田里隨處挖個坑,撿些枯樹枝,火柴一劃,這火苗不一會兒就竄出了煙,我興奮地一會兒吹火,一會兒扒拉土豆,玩的不亦樂乎。直到母親喊我回家,我才發(fā)現(xiàn)大陽已經(jīng)落山了。
一連五天,母親每天天沒亮就喊我起床,直到太陽落山才回家,我最初掏土豆的激情也在每日的困倦中漸漸消磨殆盡。我開始慢慢覺得掏土豆不好玩了,掏土豆扒拉的指甲縫都是黑泥,烤土豆有時還是夾生的,吃多了又噎得慌,著實沒啥樂趣。
有一天我沒有掏土豆,覺得無聊便到處打量,卻無意中看到母親身影,她一個人在地里翻撿土豆,偌大的田地里她的身影卻是那么的渺小,她彎著腰,邊撿邊裝袋,一袋滿了,她又吃力的拖到路邊,擺的整整齊齊后再拿袋子去撿。就這樣來回反復(fù),一刻也不曾停歇。
當母親再次要把裝滿土豆的袋子拖到路邊時,我站了起來,接過了母親手中那一袋裝的滿滿的土豆,一直拉到路邊。有了我的加入,我們在日落前把土豆都擺好放在了路邊,此刻我渾身上下都是土,拉袋子的手也磨得通紅,來回彎腰掏撿土豆讓我第一次感到腰酸背疼,此刻我只想立刻躺下休息。
母親好像看出了我很累,她拿出毛巾遞給我擦,“這地里的活兒往常從不讓你干,每次給你說這累人你總當說著玩,我是吃夠了沒學(xué)習(xí)的苦,就盼著你有出息,你也這么大人了,實在覺得學(xué)習(xí)不如掏土豆,那就做好掏一輩子土豆的準備。”
往常怎么也聽不進去勸的我,此刻我把每一個字都聽了進去。從此以后,每當我學(xué)習(xí)遇到困難時,我總會想到土豆地里母親的身影,還有我對母親的承諾,少時不知道學(xué)習(xí)的意義,長大懂得道理才更知母親的不易。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停滯不前的時候,退縮與逃避或許能偏安一隅,但卻喪失了拼搏的勇氣。
回首往昔歲月,我深切地感恩那次“土豆情”,它的樸實無華正如我的母親,一次一次的裝袋往返,給予我的是質(zhì)樸的愛與無盡的包容。“媽,你放心,我都挺好的,等休假了就帶孩子回去,一起烤土豆。”對著電話,我如往常一樣的回應(yīng)著。此刻,我已為人母,更知父母不易。感恩滋養(yǎng)我人生的“土豆情”,讓我在最迷茫的時候重新找到正確的向。
如今,我所能做的就是深藏這滋養(yǎng)我人生的“土豆情”,把母親留給我良好的家風(fēng)傳承下來,把從中所學(xué)的道理告訴我的孩子,愿她學(xué)有所獲,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李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