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五月,槐花便粉墨登場。盛開的槐花團團簇簇,清香幽幽,山坡上一片雪白,讓人不禁感慨“槐花十里雪山莊,萬樹鑲銀沁脾香”。走近樹前細看,綠葉碧枝上綴滿了如玉的槐花,有的優雅地開著,有的還羞澀地打著包,一簇簇,一串串,煞是可愛。
槐花,又名洋槐花,一般開在每年的4、5月間,花期為10至15天。每逢花期來臨,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每到槐花季,就有蜂農匯聚而來,群群蜜蜂在槐樹林里嗡嗡飛舞,好像在演奏一曲晚春的樂章。它們辛勤采蜜,釀成的槐花蜜更是深受人們歡迎。村里的嬸嬸、嫂子們也經不住槐花香味的誘惑,提著竹籠,拿著長鉤去村北的槐樹坡上采槐花了。孩子們好像也聞到花香也湊熱鬧去了,那爽朗的笑聲傳遍山坡……采槐花也是有技巧的:樹皮黑褐色,樹型不高,樹冠不大的老樹,這樣的樹花多刺少,容易采摘,而且槐花比較香甜。采槐花的工具是一根長竿,一頭安裝上特制的鐵鉤,輕便好用,稍微一使勁,能把高處的槐花連枝一起擰斷,省去了爬樹被扎的麻煩,采摘效率大大提高。對于剛折下的洋槐花,最先撿到的都會的摘下一串捋下來朝嘴里塞,不僅聞著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吃著也有一種特有的香甜。在那個沒有多少零食可以吃的年月,這些都是孩子們的最愛。
我母親最愛給我們做槐花麥飯。每逢花開時她將采回來的槐花要先摘去花梗,揀凈里面的枯枝碎葉。母親通常會準備三個大盆,里面盛滿清水,把槐花在三個盆里依次清洗一遍,然后撈出來放在竹匾里控水,等水分干了,給蒸籠里鋪上新籠布,把槐花倒進去,再拌上玉米面粉和適量的食鹽。面粉要適中,少了會太粘,多了會太硬,口感不好,拌均勻后鋪平,上鍋蒸三四十分鐘。一陣大火之后,蒸汽騰騰,香氣四溢,槐花麥飯出鍋了!母親把蒸好的槐花麥飯倒進大盆里,給上面放上切好的韭菜沫,干辣椒面和蒜沫,鍋里燒好油,“吱啦”一聲潑在佐料上,香味立馬鉆入鼻子。攪拌好后,盛在碗里,我們兄妹四個還沒等擺放好就像餓狼一樣大口吃起來,母親常勸我們慢慢吃,別噎住了!除此之外,槐花還有好多做法,可以調餡包水餃,煎槐花餅,卷槐花卷卷……
如今我已外出工作多年,輕易嘗不到母親做的各種槐花美食,但每逢槐花開的時節,就會勾起許多回憶:那淡淡的花香,槐花飯的飯香,甜至心底的蜜香......縱使我離家千里,但鄉音在,故鄉在,抹不去的記憶是對家鄉深深地眷戀,對母親的思念。(泰和公司 陳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