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春天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陜北的寒風悄悄地退出了舞臺,小草偷偷地探出嫩綠的芽,柳樹換上新衣在風中搖曳著,雪白的杏花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爭相開放著。趁著清明假期,我和朋友踏上了紅堿淖的旅途。
紅堿淖是清代積水形成的“年輕”湖泊,相比黃河、淮河它的“年紀”并不大,但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湖泊,它像一顆耀眼的夜明珠鑲嵌在神木市內、毛烏素沙漠邊緣閃閃發光。
走進紅堿淖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便是那抱著琵琶的昭君塑像。相傳昭君去匈奴和親時,一路向北,離家鄉越來越遠,途中沙塵飛揚,馬嘶雁鳴的景象也和家鄉截然不同,在走到爾林兔草原,即將告別中原時,她下馬遙望故鄉,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這一流就流了七天七夜,也形成了紅堿淖。王母娘娘聽后,為此深受感動,便派七名仙女各持一條彩帶,從天庭的七個不同的方向下凡到人間,如是,形成了七條季節性河流同時流入“昭君淚”。離開雕像后,是大片松軟的沙地,游客敏捷地跨上屈膝臥地的駱駝背上,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隨著駱駝從容不迫的腳步在沙地上漫步,欣賞著美妙的風光,悅耳的駝鈴隨著走動,有節奏的叮鈴叮鈴地響著。與沙漠接壤的便是紅堿淖的湖泊了,遼闊的水域一望無際,碧藍的湖水在陽光下波光粼粼,正如《岳陽樓記》中描寫的: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叫不上來名字的鳥兒時而空中飛舞,時而岸邊追逐嬉戲,時而水中覓食,遠遠望去藍天、白云、飛鳥,水天之間形成了一幅天然的風景畫。
來到紅堿淖,自然少不了坐船。我們乘著快艇在湖中飛馳,身后甩起一條條長長的白浪,頭發早已沒有什么發型可言,此時也像我的心情一樣在風中自由的飛舞著,船上其他乘客央求船長再快一點,刺激一點,大家歡笑著,有的人趁著浪花濺起伸直手臂嬉戲著,由于我們去的時間太早,對岸因為種種原因暫不開放,在湖中暢游了半小時后,我們原路返回,在下船時,大伙兒還意猶未盡,想要在多玩一會兒。
疫情期間,不能遠足的時候,不妨去紅堿淖看看沙漠里的湖,四月份的神木剛剛迎來了春天,早春的海風帶有一絲寒意,吹在臉上卻不再是冬日般刺骨,陽光照耀在湖面上閃閃發光,仿佛整個人都平靜了下來,這一刻,沒有生活中的瑣事,沒有工作中的煩惱,感受風,感受水,思考人生,享受著此刻的安寧。(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