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從陜西省國資委獲悉,神木煤化工公司榮獲“2021年度陜西省國有企業文明單位”稱號。
近年來,神木煤化工公司始終保持著重視文明創建工作的優良作風,始終把創建文明單位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緊緊圍繞生產經營、安全環保、科技創新和隊伍建設等方面,不斷推動文明創建工作與企業改革發展的深度融合,通過樹立文明健康新風尚,激發創業奮進新動能,為加快企業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動力。
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創建機制。圍繞落實創建工作責任,完善創建工作運行機制,構建了公司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協調推動、黨群部門牽頭實施、公司有關部門分工協作、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公司上下協調聯動的文明創建工作格局。圍繞建章立制和強化制度落實,制定下發了神木煤化工公司《精神文明建設2021—2025年發展規劃》《關于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通過理清創建工作思路,明確創建目標任務,細化量化創建指標,有力保障了創建工作的制度化、科學化、標準化、實效化推進。
注重職工教育,提升品質修養。堅持把加強職工教育作為提升隊伍素質的有力舉措,圍繞強化政治引領,堅定理想信念,激發奮進力量。圍繞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基層各單位先后投入數百萬元,建立職工書屋、培訓室、模擬仿真裝置等20多個,常態化舉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等培訓班100多期,在全公司范圍內營造出了學文化、學業務、學技能的濃厚氛圍,所屬電化公司榮獲“省級安全文化示范企業”稱號。同時購買了2萬余冊書籍,深入開展專題讀書活動,還通過校企合作和邀請專家指導等方式,相繼舉辦了職工技能大賽、各類培訓講座、文化活動30余場次,在先進文化的滋養下,有力改善了干部職工的心智和心態,提升了干部職工的品質與修養。
加強陣地建設,豐富文化活動。切實將加強陣地建設、構筑文化高地,作為推動文明創建的務實舉措,基層各單位先后建成了企業文化展廳、廉潔文化教育室、職工閱覽室、職工健身房等重要文化陣地,組建書法、繪畫、籃球、文學、跑步、曲藝等文體協會20余個,會員達到1000余人,為開展文明創建和文化建設提供了文化陣地、培育了骨干隊伍。構建了“一網四片五冊”企業文化建設體系,成為匯集企業10余年發展理念,以及展示企業精神的文化載體,為干部職工打造了一個了解和踐行企業文化的有效載體和重要窗口。建成了廉潔文化長廊,通過“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為主線和框架,進行廉潔理念、案例分析和廉潔作品集中展示,常態化開展廉潔警示教育。諸多文化陣地的建立,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的開展,為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繁榮提供了有力保障,實現文化與管理雙提升、管理與文化雙促進。
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切實將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作為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舉措,特別是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主題,積極構建“125+N”黨史學習教育體系,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的“紅色力量”。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相繼開展專題學習200余次,專題講座20余次,黨課宣講50余次,舉辦專題培訓班20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00余次,組織黨員干部觀看紅色影片40余部。還相繼舉辦了“學黨史 開新局”青年歌手大賽、“榜樣的力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最美員工頒獎盛典”等活動。
促進崇德向善,樹立良好風尚。評選表彰了“最美員工”“十大杰出青年”“明星操作手”“技能大師”“勞動模范”等,其中“最美員工”評選共分為敬業奉獻、開拓創新、精益求精、助安增效、巾幗建功、誠實守信、實干擔當、自立自強、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等十大類。所屬天元公司劉玉被評為“陜西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所屬富油公司員工王樹寬被評為煤炭工業協會技能大師。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近年來,總計評選出公司級道德模范27人,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共4個,開展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共評選出神木煤化工公司技術能手12人。同時深入開展了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志愿者服務、疫情防控、反對餐飲浪費等系列活動,有力促進了健康文明在企業內蔚然成風。
實施人文關懷,增進民生福祉。切實把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人文關懷,履行企業責任,成立實事辦,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我為群眾辦實事”立項共計44項,現已銷號完成43項,未立項辦結160余項,企業向心力、凝聚力明顯提升。近年來,在美麗鄉村、優質蘋果示范園、石磨面粉綜合加工等產業扶貧建設方面投入500多萬元,消費扶貧投入1000多萬元,金秋助學投入30多萬元,提供公益崗位27個,幫助白堡村、李家峁村等6個貧困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履行了國企責任,彰顯了國企擔當,連續兩年被陜西省考核為優秀等次,被陜煤集團評為助力脫貧攻堅優秀單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神木煤化工公司將持之以恒地鞏固、深化、提升文明創建成果,推進文明單位創建常態化,匯聚奮發向上的正能量,不斷提升文明創建工作質量和水平,為實現“11235”戰略目標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徐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