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雪蓉 誦|王浩燕
老任50多歲,終于熬成了單位“一把手”。別看只是正科級,放在小縣城里權力大著呢!任命書下發那天,他80多歲的老娘激動地掉下了眼淚,囑咐兒子要好好干。
自從老任升了官,住進單元房,走哪都是車接車送,伙食水平也蹭蹭提升。老太太逢人就夸老任有本事又孝順。
奇怪的是,沒多久,老太太就鬧脾氣不吃飯了,換上壓箱底的粗布衣裳,拄著拐杖,提著爛布兜上街撿起了破爛。老任怎么勸都不管用。鄰里鄰居見了,都幫著勸老太太趕緊回去,不要給兒子臉上“抹黑”。
老太太直接懟了回去:“當初我就是靠撿破爛供他讀書的!”
眾人后來才得知,這都是吃羊肉吃出的禍。原來,自老任當了“一把手”,求他辦事的人越來越多,隔三差五的就有人給他送羊肉,逢年過節,送羊肉的更多,冰箱里擱不下,老任只好存在冷庫上班的朋友那里。
為了盡孝心,一個周末,老任推掉所有應酬,回家親自下廚給老太太燉了一鍋羊肉。
“媽,咱今天燉羊肉,明天再烤羊肉。”
“兒子,怎么燉了這么一大鍋,現在羊肉都漲到40元一斤了,聽說還得漲,你這么個吃法還過不過日子了。”老太太心疼錢,想著兒子工資雖不少,但也經不起這么花。
“媽,您老只管吃,咱家吃這肉不花錢,而且多的吃不完。”老任得意地說。
“哪有吃肉不花錢的,你以為你老娘老糊涂了?”
“媽,這羊是人家送的。冷庫里凍著十幾只呢,你就放心吃吧!”
“什么,送的?”老太太一下愣了,看了看兒子又看了看那鍋香噴噴的羊肉,默默回屋去了,任憑老任怎么叫,老太太就是不出來。
第二天一大早,老太太沒去體育館鍛煉,而是換了衣裳,提了布兜撿破爛去了,然后就把撿到的破爛整齊地堆在陽臺上。
晚上老任去母親的房間,低聲下氣地詢問老母親:“媽,兒子做錯什么了,您只管打罵教訓,兒子一定改。明天別再出去撿破爛了,您的身體經不起折騰啊!”“兒啊,咱家好幾輩都是農民,當初窮的都揭不開鍋了。可你娘就是不信那個窮命,砸鍋賣鐵也要拉扯你上城里讀書。這么多年,我吃的苦還少嗎?可我窮得有骨氣,從沒白拿過人家一針一線。你看看你現在……今天燉羊肉、明天烤羊肉,遲早會落得一身膻。”老太太摸了一把眼淚繼續說:“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兒啊,老娘我就說到這,你自己好好想去吧……”
伺候老太太睡下以后,老任關了燈,返身出門。這時候老太太又說了一句“以后別再給我燉羊肉了,羊肉太膻。”
“哎!媽,您累了早點睡。”老任心情復雜地答應著。
一個人來到陽臺,老任在月光下久久地看著那些擺放整齊的廢品,陷入了對苦日子的回憶: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把他拉扯大。盡管窮,但她怎么也要供他念書,終于把他培養成了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那時母親沒錢租房子,每天晚上就睡在學校后面的柴窯里,怕他同學知道小看自己,天沒亮就出去撿破爛……
想到老娘說羊肉太膻,老任倍感羞愧,覺得自己一身的羊膻味。以前他常講當官要經得住各種誘惑,守得住清貧,可事實上他已經把從前說的話忘了個精光。
那晚以后,老任變了。通常若非工作必要,他都選擇公交代步,家里的飯桌上也再沒看到過羊肉。雖然求他辦事的人依舊還是那么多,但他只辦合規合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