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雖沒了太陽,但被曬了一天的屋子,里面依然燥熱。這時候,大多農村人都會選擇在院中夏涼,微風徐徐吹過,讓人稍感涼意。其中一戶人家院中每天下午就會上演一幕如下的場景。
這家院中有棵棗樹,棗樹下有個老爺爺躺在藤椅上一手握著書看的入神,一手搖著手里的竹扇,為旁邊的小女孩帶來一絲涼意。小女孩不安分的趴在藤椅的扶手上,時而摘掉老人的眼鏡,時而玩玩地上的小石子,最后就會不耐煩的搶過爺爺手里的書,撒嬌說:“爺爺,看什么呢,不如給我講講故事吧。”爺爺便會合上書,為小女孩講述各種各樣的故事。
“小女,你知道我們國家怎么稱呼嗎?”“不是中國嗎?”“是的,但他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你看,這里面有人民,我們國家是由共產黨領導的,而共產黨卻是人民的先鋒隊,是我們的守護神!”女孩若有所思的歪著小腦袋,“那為什么是守護神呢?”“這個可說來話長了......”小女孩搖晃著爺爺藤椅的扶手“爺爺,快給我講講嘛,快給我講講嘛”。
“好,那爺爺就給你講講長征的故事吧,當時中國共產黨在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指導下,打了敗仗,中國紅軍被迫實施路線轉移,開始長征。當時紅軍只有小米加步槍,而敵人卻有飛機大炮,長征途中,紅軍戰士不僅要沖破國民黨和日本人的圍追堵截,還要和極為險惡的自然環境做殊死搏斗。他們武器裝備不行,寬廣大道不能走啊,一出現就會被敵人發現,只能走人跡罕至的山路。沒有糧食來源,只能吃野菜,還啃過樹皮、煮過皮帶這些東西呢。冬天沒有棉衣穿,好多人都被凍死了。但他們不放棄,為了心中的信仰,克服種種困難,翻越了20余座終年積雪的雪山,跨過了荒無人煙,縱橫六百里的茫茫沼澤地,僅僅一個軍用兩年的時間都走了二萬五千里......正因為有這樣一群人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你說是不是我們的守護神呢?以后你也要做一個堅強的人,遇到困難想想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路,還有什么坎過不去呢?”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棵棗樹下,小女孩知道了十大元帥的豐功偉績,學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知道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偉大成就......時而久之,長征精神、紅軍精神、創新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滲透進小女孩的骨髓,無形中讓吃苦耐勞、自立自強、與人為善等優良傳統成為這個家的家風,伴隨著小女孩長大成人,伴隨一生。
如今,十大元帥的照片依然掛在廳中最顯眼的位置,泛黃的古書還陳列在書柜中,棗樹也已經長得高大粗壯,可爺爺的故事是再也聽不到了。小女孩也已為人母,接續著爺爺愛看書、愛讀書的好習慣,將爺爺給她灌溉的精神繼續傳承給自己的兒女,去支撐他們邁過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雪山”“草地”。(周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