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積極圍繞智能減排、設備升級和清潔能源等方面全面發力、攻堅突破,交出一份可喜的節能減排“答卷”。抓好智能減排“主心骨”
能源公司始終把高效節能作為轉型升級的根本理念。從各焦化廠炭化爐升級建設到清水熄焦技術的開發、除塵器升級改造都在利用全產業鏈注重清潔綠色發展。在潔能發電分公司調度指揮中心,中控操作員正在觀測電腦屏幕上的環保監測數據,每項數據都遠遠低于國家標準。這得益于能源公司構建的“鍋爐煙氣排放物數據在線檢測系統”。
通過分析生產實時數據,精準計算控制參數,利用DCS 系統以及操作員進行控制,在不改變生產設備的情況下實現節能降耗、穩定質量的目的。2020年全年,同比實現節約煤氣3.82億m?,二氧化碳減排13.44萬噸。
打好設備升級“攻堅戰”
“降碳和發展兩者并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成。”在談到系統技改時,能源公司總工程師張德亮說,從去年開始,能源公司緊盯重點項目技術改造這個“牛鼻子”,全力推進設備改造和系統優化,有力助推生產效能持續提升。能源公司全面推進全產業鏈節能、減排、減碳工作,構建了“利用汽輪機做過功的‘乏氣’余熱”實現了對檸條塔工業園區37家企業100多戶村民的集體供熱,供熱總面積達到了30000多平方米。整個供暖季,能源公司余熱回收項目共回收熱量31637吉焦,節約標煤 1000 余噸。
由于蘭炭轉型升級,拆舊建新,導致進入四月份以來煤氣供應不足。能源公司提前謀劃,充分利用煤氣供應不足的“空窗期”對發電機組進行大修,同時組織修舊利廢降本增效工作,相繼消除了一期煙囪因內防腐損壞導致漏水和煤氣公共系統長期積留的安全隱患,完成了3#汽輪發電機組大修,更換了2#、3#爐下級不銹鋼空預器等重要工作,共挖潛創效約70余萬元,通過設置區域性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對區域范圍內產生的廢渣、廢料、廢舊設備、廢棄材料等垃圾和廢物的回收,不斷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體系,構建企業內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環路。
畫好清潔能源“山水畫”
能源公司始終聚焦“綠色生產+清潔利用+生態治理”的產業發展方向,把打造“花園式工廠”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以“有土見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標準打造花園式廠區,按照工廠綠化“適地適樹”的原則,注重植物品種的適地性和多樣性,組織專業人員對廠區綠化進行總體規劃、設計,加大資金投入,開始優化配置適應現場氣候和立地條件的園林植物,不露黃土,見縫插綠,做到喬、灌、草、花相映成趣。此舉不僅起到了除塵、降噪、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更是最大限度發揮植物的綠化和美化效。
今年以來,能源公司共計種植黃花苗、百日菊、向陽花等苗木20萬余株,更換黃土800余噸,使用肥料100余袋,總體綠化率達到55%以上。在打造花園式工廠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環保效益,改善了工廠的生態環境,也為新舊動能轉化向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更好的內外條件,打造出了“廠中有園、園中有林、林中有廠房”的花園式工廠,在改善職工生產生活環境的同時,提升企業形象,實現生態綠化與經濟效益互動式發展。(楊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