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初,神木煤化工電化公司實現盈利4000余萬元,其中10月、11月連續兩月盈利均突破1000萬元,徹底消滅了虧損單元,終結了連續六年的巨額虧損史,交出盈利元年亮眼成績單,為“十三五”收官之年畫上圓滿句號。
精準施策 凝心聚力
衛生防護距離不足、裝置非停頻繁、產品產量低、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法律訴訟不斷、人心渙散、被陜煤集團列為“僵尸企業”,內外唱衰聲不絕于耳……2020年以前的電化公司是所有人心中的“痛”。
2020年以來,電化公司在神木煤化工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采取多項舉措降低了有息負債、配強了班子隊伍、發放了穩崗補貼等,著力破解了資金周轉困難、管理隊伍薄弱、人心渙散等問題。在“止血”“輸血”和“造血”的全力保障下,電化公司上下同欲,積極實施抗疫保產、推進項目建設和提升經營管理,力爭從根本上消滅“虧損源”,創造新的效益“增長點”。
電化公司廣泛深入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營造“人心思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的干事創業氛圍。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認清企業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增強本領恐慌的危機感,保持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樹立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使命感,大力弘揚創新與實干的奮斗文化,讓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將思想和行動自覺統一到全面打贏“扭虧為盈”攻堅戰的決策部署上來。
提升管理 破舊立新
持續深化對標管理,激發轉型發展新動能。電化公司與泓冰標桿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密切合作,針對生產、經營、管理各層面和各環節開展全面對標,完成了《針對電石爐提高單產、質量及負荷的研究》《提高煤泥摻燒比例方法研究》等24個對標課題,并通過指標分析、流程評估,找出差距,提出對策,落實措施,形成 “對標—分析—改進—提升”的完整閉環,促使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加強工藝管控、優化原料配比,用組合拳“打”出新成效。針對電石生產裝置存在的電石爐操作方法不統一、變壓器故障頻次高等歷史遺留問題,電化公司成立攻關小組,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以問題為導向倒閉設備管理再提升。積極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將“老毛病”和“新問題”進行集中攻克、集中解決,“無病一身輕”的生產裝置重新煥發“活力”。電石生產日均產量穩定在1200噸以上,同比增加了400噸,電石裝置產能得到有效釋放。
引進6S/CTPM精益管理項目,聘請專業輔導團隊上門輔導。以樣板間為標準,對辦公區、生產區、倉儲區和生活區進行全面整理、整頓和清潔,努力達到“全員精益生產、精益管理”,為保障安全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提升員工素養打下堅實基礎,推動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同時,對各類廢舊物資進行整理拍賣,累計盤活存量108萬元。
技創雙驅 降本創效
優化煤泥摻燒比,發電實現降本增效。1—11月,電化公司熱電共計摻燒煤泥48.31萬噸,摻燒比例45.94%,與同期摻燒 27.77 %比例相比提升18.17%,實現增效1256萬元;與計劃摻燒31.18%比例相比提升14.76%,實現增效475萬元。11月6日,熱電分廠率先完成了全年計劃發電量14億度,較計劃提前了55天。
提升設備管理,電石生產捷報頻傳。電化公司克服了疫情影響、原料供應不足、銷售滯緩、產品庫存高等困難,1月25日生產電石1338噸,2月19日生產電石1374噸,連創企業生產記錄,神木煤化工為其頒發了首個嘉獎令。11月單月盈利突破1000萬元,11月26日提前35天完成40萬噸年度電石產量任務。
“塞上云谷”投運,內生動能再度激發。“塞上云谷”大數據啟動項目的投運,可有效消化電石生產剩余發電量,不僅保障高負荷生產不受限制,同時增加了售電收入,1—11月份大數據售電收入1643萬元,僅售電單價增加62.7元/千度,實現創效401萬元。(徐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