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神木煤化工電化公司把持續提升職工的“幸福指數”作為重要目標,用心出發,秉持依循“民聲”的原則,竭力提高職工工作和生活質量,將溫暖與關懷實實在在地送至職工心中,用手中之筆擘畫出一幅充滿美好和溫馨的幸福“畫卷”。
“智”造舒適工作圈
職工身著整潔的工作服坐在工作臺上,一句指令、一個按鈕,遠程操作便可實現智能指揮的轉變……忙中有序的“智”能生產現場,真真切切讓職工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在電石生產車間高溫的電石爐旁,“出爐機器人”經過中控室內的遠程控制依次進行搭電、開眼、帶釬、堵眼、清理爐舌等動作。二車間的二樓生產平臺“自動巡檢機器人”,經遠程操作,自動巡檢并實時回傳視頻,當電石爐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有效地發現隱患部位并報警。“出爐機器人”和“自動巡檢機器人”有效降低了員工作業勞動強度和被高溫灼燙等安全風險,達到生產現場少人或無人而安的目的。該公司“巡檢機器人和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獲得了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一等獎。
在“電控機器人”幫助下,132kW以下的除塵風機可節能30%以上。設備點檢系統、無人行車系統、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燒智能控制、自動測糊裝置、能耗數據在線監測系統等一項項智能改造落地生效,讓該公司生產現場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實現裝置安全、環保、穩定運行。
“慧”畫人才安居圖
“找準問題,再找解決辦法,在解決辦法中創新,就能創造價值!” 正如領銜人全國勞模辛文輝所說,該公司“辛文輝勞模創新工作室”立足于解決生產重難點問題,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成果在一線的應用為目標,組織科研攻關、課題對標、解決“卡脖子”問題等團隊攻關,搭建“大師工作室”、校企合作等創新創造平臺,承辦陜西省“能化杯”、神木煤化工“煤化杯”等大型技能競賽,激發廣大員工學技術、比技能的熱情。
截至目前,該工作室成員實施了“智能化空壓制氮節能技術研究”“電石車間環加系統研究與應用”等科研項目13項,開展“熱電乏汽回收”“電控機器人” 等技術攻關課題55項,通過研發創新申請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72項,發表論文90余篇。同時該公司實施了“技術創新獎勵實施基礎”等一系列獎勵措施,讓更多創新性、顛覆性的創新實踐在生產一線爭相涌現。
唱響民生“歡樂頌”
該公司多措并舉,著力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走基層、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所需所盼。為職工設置了健身房和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館等,組織開展職工運動會、健步走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20余項,對職工生育、生病、親屬故亡等進行慰問工作,累計向200余名職工學子發放“金秋助學”助學金30余萬元,支出90余萬元為900余名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并為210名女職工購買了女性專屬疾病保險……此外,持續整個夏季的“送清涼”慰問工作、節日里遞到職工手上的慰問品等更是讓關愛無處不在。
“這些年公司的變化,我看在眼里,美在心里。廠區如社區,上班像回家,我們的幸福生活體驗很不錯嘞!”說起民生方面的變化,已有20余年黨齡的王進娓娓道來。為民生“加碼”、為幸福“提速”,一樁樁、一件件民生“關鍵事”成了職工心頭的“溫暖事”,職工們臉上的幸福笑容洋溢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魚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