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柿花生
秋風起時,柿子紅透,花生深藏。一柿一花生,皆是大自然的饋贈,寓意著豐收與希望。
柿子是秋日的信使,掛滿枝頭,如同小燈籠般閃爍。皮薄肉厚,甘甜多汁,輕輕咬一口,便滿口生津。那獨特的滋味,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賜,讓人心生歡喜。古人曾言:“柿葉翻紅霜景秋。”當柿葉與秋風共舞,那濃烈的秋意便撲面而來,滿目的紅柿,成為秋日里最美的風景。
花生則是大地的饋贈,深藏土中,默默生長。雖貌不驚人,卻內含乾坤,一顆顆飽滿的花生,蘊藏著豐富的營養。輕輕剝開外殼,露出紅皮的花生,放入口中,那醇厚的香味便縈繞舌尖。如古人所言:“落花生根土內藏,開花結果入泥香。”花生雖小,但其生命力頑強,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茁壯成長,成為大地的希望。
兒時零食水果匱乏,柿子和花生是鄉村自產的稀罕吃食。冬日里農閑,小外公常常去村里過事的人家幫忙,每每回家都會從兜里掏出炒得香香的花生給我解饞。至于柿子,就更難得了,鮮少有人家種植,偶爾在山野間遇見,或是太生,不能食用,或是太熟,不易攜帶。大四那年冬天,忙著找工作,隨好友去了省城,借住在她城郊的家里。進門沒多久,奶奶與阿姨便催著,“快去西屋看看,你舅捎來的柿子,給你們留著的,現在正當吃。”西屋的房梁上掛著幾枝柿子,密密實實地結著橙紅色的果兒,果面敷著一層淡淡的白霜。它們像一個個小燈籠,照亮了屋子里的一切,仿佛是畫中的景象,讓人感到寧靜而美好。那些寒意料峭的冬日傍晚,我們一起在奶奶的屋子里圍爐煮茶,烤花生、烤柿子,一邊懷念美好的校園時光,一邊暢想畢業后的日子。“聚散終有時,相逢再相知”,一別十五載,不知余生還能否再如當日,閑適地一聚。
柿子與花生,一顯一隱,都是大自然的恩賜。它們寓意著豐收與希望,也代表著人生的喜悅與期盼。柿子要掛在枝頭經過寒霜的淬煉,變得柔軟透亮,口感極佳。人生也是如此,沐浴過溫暖的陽光,感受過和煦的輕風,也要經受得住冷雨的洗禮和獨在枝頭的落寞,才能變得更加堅韌和豐富,汗水和淚滴、挫折和磨難都是成長的步伐和歲月的痕跡。花生則要埋在地下,接受泥土的包裹,才能長出成熟的果實。在泥土中沉寂的日子里,花生默默地汲取著大地的養分,不斷地壯大自己。它們在黑暗中長久地靜默,仿佛在告訴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積累和沉淀,才能實現自我價值。這種積蓄能量的過程,是花生成長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在人生道路上需要學習和借鑒的智慧。
好事發生,很多時候我們與好事之間最大的阻隔不是運氣、時機,而恰恰是沉心靜氣,讓自己變得豐盈、有價值,既如柿子,萬物歸倉,依然在枝頭坦然接受洗禮和淬煉,也如花生,即使低到泥土里,依然在默默成長。
“好柿花生”,而后便會有好事發生。(神木煤化工電化公司:馮婷)